|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通訊員:陳梅雪)近日,民航湖北監管局通報表彰襄陽機場安保能力建設工作,喜訊傳來,機場上下為之振奮。廣大干部員工紛紛表示,這個通報不僅是對近幾年襄陽機場空防安保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與鼓舞。
近年來,在襄陽市委市政府、民航湖北監管局和湖北機場集團的指導和幫助下,襄陽機場以“平安民航”建設為主線,以安全管理體系為基石,以創新支撐體系為依托,以治理體系為保障,瞄準“一流支線”,在加快安保能力建設上厚積薄發。




借政策“東風”搶抓安保建設機遇
回望襄陽機場安保建設工作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曾經的襄陽機場基礎設施薄弱、人員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參差不齊,航班正常放行率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面對安保建設滯后的困境,襄陽機場公司下定決心扭轉局勢。如何以“小投入”拓寬“新思路”?如何爭取最大化的局方支持?如何使安保能力建設帶動機場整體運行保障提檔升級?是襄陽機場公司黨委對于安保能力建設的首要深度思考。
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安全工作作出“安全隱患零容忍,確保航空運行絕對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襄陽機場公司不等不靠,主動扛起推動安保建設工作這面大旗,履行好領導職能,開始了對安保能力建設的全盤謀劃。
小單元激發大“智”慧
“這個小程序節省了大量背書的時間”、“操作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一連串的稱贊對象是由襄陽機場“空港之翼”創新工作室鄭博楠搭建的安檢線上培訓微信小程序。相關題庫同安檢電教室課件同步,安檢員工通過在小程序可以進行理論答題、挑戰答題、X光機圖像答題,有效提高了培訓效率,廣受好評。
近幾年,襄陽機場安全形勢整體平穩有序,未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及癥候。襄陽機場將取得這一成績的原因精妙地總結為:“人+制度+硬件+新技術=安全”。安全檢查站“空港之翼”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鄒代郎對此感同身受,由他帶領的“空港之翼”創新工作室通過引進視頻AI、監控布防等新技術,先后完成了飛行區磚圍界AI智能警戒系統、一號道口改造升級、過夜飛機監護系統、偽裝行李轉盤出入口、車檢便捷觀察窗等16項“微創新”工作,有效解決了信號保護與圍界防范矛盾、一號道口人員混流等安保“頑疾”。其中自主研發的“自動安檢驗訖通過系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一號道口改造升級被空防處點評為湖北轄區安保設施最完備、安保流程最完善、安保措施最嚴密的道口;安檢毫米波門、飛行區圍界安防警戒系統方案均獲《中國民航報》智慧賦能版面推廣。
這些新技術投入雖小,但實現了安防信息統一接入、全場視頻覆蓋、實名制管理。不僅能使機場運行更加精確、安全、高效,而且降低了員工工作強度,減少了人為差錯對空防安全的威脅,在推動安全運行、提高運行效率和經營降本增效等方面,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小投入發揮了大作用”。
除了“空港之翼”,近兩年,襄陽機場發揮“創新工作室”管理模式,打造飛行區管理部“北斗之星”、消防支隊“俊峰”等6個創新工作室,走出了一條有亮點、有特色、有成效的“智慧機場”建設之路,激發了“創新工作室”這個最小單元的大“智”慧。
“安全剛需”催生安全裕度提升
12月1日上午,順利結束的現場指揮中心項目竣工驗收會議,宣告項目即將投入使用,為襄陽機場安;A建設再添“硬核力量”。
站在新建成的襄陽機場現場運行指揮中心大廳,巨大的電子屏上顯示著機場實時監控全景。運行指揮員孫力驕傲地介紹:“AOC項目投用后將集合空域動態監視數據、航班計劃數據、天氣雷達數據、氣象報文數據、場面全景視頻監控數據、機場安防視頻數據于一體,通過中小機場統一放行系統和場面全景增強視頻系統,實現停機位分配、航班保障管理、運行狀態監控、航空器航跡數據管理等功能,滿足現場指揮、應急救援等運行需求。這是襄陽機場運行信息單項調度向現代化運行指揮體系轉變的跨越式發展。”
作為地面運行保障單位,確保空防絕對安全是襄陽機場的首要任務,特別是跑道、安檢等核心業務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成為襄陽機場的“安全剛需”。
為此,即使在疫情嚴重影響經營,整個公司勒緊腰帶過日子的前提下,襄陽機場仍然不吝嗇對安全建設的投入。“行李可視化系統”、“跑道霧封層”、“助航燈光絕緣阻值提升”、“防訓練艙、訓練塔”、“定向聲波驅鳥設備”等設施紛紛亮相日常運行保障。
強硬件帶來安全裕度提升,襄陽機場成為湖北轄區內首家消防救援等級7級的支線機場、自主研發成功轄區內首個模擬航空器的消防訓練艙、在民航中南局2021年度“平安民航”考核13家三類機場中摘得桂冠。
“組合拳”讓安保建設有了底氣
怎樣緊緊抓住機遇,繼續在改革創新中奮力實現安保建設高質量發展是襄陽機場面臨的新課題。
襄陽機場公司認真總結空防安全管理的經驗和教訓,深入分析了不同階段的特點和不足,在“平安民航”建設理念的指引下,襄陽機場打出了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制定系列監察制度體系、推行法定自查問題整改容錯機制、狠抓兼職監察員資質能力建設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