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1 13:43來源:民用航空網 作者:航空
|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通訊員 張雪峰)智慧民航建設是“十四五”民航發展的主線,更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近年來,天津航空積極響應民航局號召,持續推進飛行運行系統科技化、智能化建設,先后引進電子飛行包(EFB)、FliteDeck Pro、Flysmart+等新技術。運行控制部簽派技術中心主任性能工程師馬強同志,是一名有著13年黨齡的優秀黨員,憑借著豐富的飛機性能工作經驗以及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工作作風,多次參與到“智慧民航”項目工作,對飛行效率提升提供大力支持。 深耕航路特殊程序研發,爭做行業專家 “我們就是要在不特殊的崗位上做好每一個特殊程序,關系到‘安全’的事情不得搞特殊,必須嚴謹。”每每提到特殊程序,馬強都會這么說。設計航路特殊程序不僅能縮短飛行航程距離和旅客出行時間,還能減少燃油消耗,提升飛機載量,為我國減少碳排放工作做出貢獻。馬強同志十余年來深耕飛機性能業務,尤其擅長航路特殊程序、起飛一發失效應急程序中飛機性能的業務部分。馬強作為設計主力,曾牽頭負責完成W112、W187、蒙古國境內Y746、Y962等高原地區航路的特殊程序設計任務,為天津航空高原航路安全運行開辟了空中新通道,提升旅客出行效率。 主動尋求創新,提高航路特殊程序管理效率 馬強同志結合本人計算機方向專長,自主開發Excel版載重平衡工具,使數據化界面轉變為圖形化界面,提高了人機交互的易操作性,同時開發了航路特殊程序文件合并工具,使其能將分散的示意圖一鍵合并成飛行員可用的完整程序文件,大幅提高了后臺制作及管理效率。
近日,天津航空空客機型Flysmart+項目通過局方審定,并于12月9日零時正式投入使用。Flysmart+是空客機型電子飛行包中有關飛機性能計算的重要應用軟件,它可以幫助機組人員提高地面準備效率,降低各飛行階段的工作負荷,進而保障旅客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豐富飛機性能工作經驗馬強同志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此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在接到任務后,馬強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項目初期與NAVBLUE公司進行了深度細致的溝通,完成了Flysmart+項目協議的簽署,并赴北京參加了NAVBLUE公司組織的性能管理員培訓課程。經歷了重重困難阻礙,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天津航空Flysmart+項目順利通過局方審定。Flysmart+項目的順利實施,推動了天津航空科技化、智能化系統建設以及從紙質信息管理到數字信息管理的轉變。
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做好“傳幫帶” “飛機性能工作需要有扎實的業務和理論基礎,是一項極為嚴謹的工作,它和飛行安全息息相關,任何一個數據都容不得馬虎。”面對后輩們的虛心求教,馬強時常語重心長地說。他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細致嚴謹而又謙虛謹慎的態度,時刻發揮著黨員先鋒的引領作用,并時常提醒后輩,對工作要抱有敬畏之心,日常工作時他總是手把手地帶著后輩們一起干,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將天津航空“傳幫帶”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通過馬強同志的悉心教導,多名后生力量已經可以獨立完成航路特殊程序、Flysmart+后臺數據維護等性能工作。
在天津航空,這樣優秀的人才還有很多。他們始終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民航發展的重任,也捍衛著那句“起落平安”的誓言。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未來,馬強將不忘初心,當好黨員模范先進表率,做好傳幫帶,幫助更多新人慢慢成長起來,為“智慧民航”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